番茄西多士:和龙凤胎哥哥交换人生后
全京城都羡慕我的父亲母亲。
生了一对长得一模一样的龙凤胎。
美的雌雄莫辨不说。
还一个能武,一个能舞。
只是他们不知道。
那个能武的是我,能舞的才是我哥。
上辈子因为这个误会。
我哥被钦点作为监军督战,不幸战死沙场。
而我被选中入宫,独守空房十载。
这一次我们决定将错就错,改变自己的人生。
结果我成了将军。
而我哥......却成了男皇后。
1
我站在厅中,手指不自觉地蜷缩在一起,指尖感受到微微的疼痛。
耳边的公公还在喋喋不休地安慰我的父母,他脸上的笑容谄媚却刺眼。
“令公子年纪轻轻,一身武艺必定能镇守疆场,大显神威,皇上对他寄予厚望呢!”
他顿了顿,又转向我,“至于小姐啊,您舞技惊艳全京,入宫之后一定能得宠,前途不可限量!”
我看向父亲,父亲的眉头深深皱起,母亲的脸色苍白如纸。他们一句话也没说,只是僵硬地点头。
公公告辞后,整个房间陷入了诡异的沉默。
我定定地望着桌上的两道圣旨,仿佛它们在嘲讽我。
记忆如同海浪,一波波涌来,击打着我的心脏。
我缓缓地呼吸,却感觉胸口越来越沉重——这是命运的重压,再次碾过我,丝毫不留情。
那个一身武艺、能护国守疆的,明明是我!
而那个举止优雅、舞姿曼妙的,是我的哥哥!
上辈子,我哥接到圣旨后,不得已上了战场,最后血染沙场。
我甚至没能赶上他的最后一面。
而我,被迫入宫,得不到皇帝的宠爱,蹉跎十年。
这一次,我又站在相同的起点。
为什么还要重复同样的命运?
我从小在父亲的书房后院练刀练枪,我才能带兵冲锋陷阵!
而我哥哥,他只想跳舞,他的才华不该被埋没在战场的血泊中!
我父亲母亲的脸色苍白,他们显然也想到了这可能的结局。
母亲颤抖着站起身,想说些什么,最终只是拉着我哥的手,眼中满是担忧与痛苦。
“阿恒,你......”她声音哽咽,话到嘴边却说不下去。
我哥哥低下头,沉默不语。
他长身玉立,衣袂翩翩,像是一幅从画里走出的美景,可那双眸子里却藏着深深的苦涩。
他是我亲生的兄长,难道要让他为了我,再一次去战场赴死吗?
“不行......”我突然出声,声音有些嘶哑,“这不行!父亲,母亲!这圣旨弄错了!该去边疆的是我,不是哥哥!”
我父亲的脸色更加难看,他转过头避开我的目光,像是无力面对我的质问。
他和母亲一样,不愿意再让我们兄妹其中一个牺牲。
但在朝廷的命令面前,他们无力改变什么。
我知道他们怕,怕惹怒朝廷,怕我们一家因此被牵连。
可我不怕。我死过一次,再没有什么好怕的了。
“我替哥哥去边疆!”我激动地站起来,声音越来越坚定,“我要带兵去战场,哥哥留在京城!”
“胡闹!”父亲终于忍不住低喝,“你是女子,怎能上战场?这圣旨,岂是你能改变的!”
我满心的悲愤,难道还要重蹈覆辙,再一次眼睁睁看着我哥哥为我而死?
2
“就算你能替你哥哥去边疆。可是入宫的事又该怎么办?”母亲终于开口了,声音里满是担忧。
我心里一沉。
母亲说的没错,就算我能替哥哥,但他替我入宫却是完全不可能的路。
我咬紧了下唇,心中的坚定动摇了几分。转眼看到哥哥时,他的脸色却出奇的平静。
“我愿意。”他说,声音清晰而坚决。
“哥!”我惊讶地看向他,不明白为什么他会做出这样的决定。
他缓缓抬眼,笑容温和而苦涩,仿佛早已看透了一切。
“阿念,”他轻轻开口,“我去监军,必死无疑。反正都是要死,不如拼一把。大不了入宫前找个理由,说自己病重去世了,好歹能留在京城,陪父亲母亲最后一段时间。”
我愣住了,心里突然一阵寒意,紧接着又是一阵猛然的悸动,为什么哥哥笃定自己会死?
他的话让我无法忽视一个惊人的可能性:难道......他也重生了?
“哥哥......”我张了张口,我哑声问,“你真的愿意?”
他点了点头,目光坚定,却透着无尽的悲凉。
那一瞬间,我感受到他心中的无奈与痛苦。
这一世,他并不只是为了我,而是为了自己选择了一条他认为最好的出路。
我沉默了一瞬,终于开口:“哥,皇上年轻,但他从来不近女色。”
我想让他安心一点,毕竟上辈子后宫里没有一个妃子真正得宠过。
哥哥皱起眉头,露出几分疑虑。“不近女色?那他......难道喜好龙阳?”
我忍不住笑了一下,摇了摇头:“不是的,也不近男色。我看他大概是性冷淡,根本没有什么兴趣。也许,我们进不进宫,他不会那么在意。”
听我这么说,哥哥终于松了一口气,脸上的紧张渐渐褪去。
“那就好,”他轻声说,仿佛松了个大包袱,“若是这样,倒也有点希望。”
我看着他那副如释重负的样子,心里却五味杂陈。
我不愿他再牺牲,不愿我们兄妹重蹈覆辙。
然而在这庞大的皇权和命运的压迫下,我们似乎都无能为力。
3
我们把决定告诉父亲母亲后,母亲立刻急得站了起来,眼中满是震惊与愤怒:“你们这是胡闹!一旦被发现,这可是杀头的大罪啊!”
父亲的脸色也沉了下来,紧紧皱着眉头。
他不说话,但那份沉重的气氛让人喘不过气。
我和哥哥对视一眼,心头的焦虑又一次涌了上来。
“父亲,母亲,”我硬着头皮说,“不管怎么样,那先让我替哥哥去边疆吧。只要有机会能活下来,我们必须搏一把。”
母亲握紧了哥哥的手,眼泪盈满了眼眶,但她知道再反对也无用。
父亲叹了口气,终于下了决心:“如果这是你们的决定,那我和你母亲就去找关系,看看能不能让你哥哥避开这道圣旨。”
几天后,父亲上折子奏报,说我——家中小女——突然染病,一病不起。
这次折子递上去后,我们全家都在提心吊胆地等待。
终于,听闻皇上在批阅折子时,停下来看了我家那份奏折,问了一句:“小女染病,一病不起,是不是找借口?”
陪同的公公立刻附和:“陛下,看来确有此嫌疑。要不要查一下?”
皇上想了想,轻轻挥了挥手:“算了,人家小姑娘不愿意进宫就不要勉强了。”
圣旨就此作废,我提着的心也终于放下。
我一直等待,直到那批入宫的名单结束,哥哥成功躲过,转危为安。
随即,我远赴边境,顶替哥哥担任监军。
边境的战事看似险恶,但对我来说却如鱼得水。
边军将士们虽然初时对我有些轻视,但在几次与敌军的小规模交锋中,我展现了自己的武艺与谋略,很快赢得了他们的尊敬。
将军看重我,他常常夸我不仅熟知兵法,还能灵活应对战场变化,绝非书生纸上谈兵。他欣赏我的能力,也很快委我以重任。
唯一的不和谐之处,便是将军的副将。
他对我很有敌意,尤其是在我几次出色表现后,他的态度更是愈发冷淡。
每次战后总结,他都会以我“抢风头”来暗讽我,似乎觉得我是个空降的外来者,压了他在军中的地位。
不过这些不愉快并没有影响大局。
很快,捷报频传,敌军节节败退,最后不得不投降。
他们献上了丰厚的赔偿,割地、黄金、粮草等等,以求休战。
战争胜利在即,我知道自己不负众望。
家中来信,父母说一切都好,哥哥也安然无恙。
我读着那信,心头的紧张渐渐化作安稳,仿佛这一切都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。
4
庆功宴上,灯火通明,酒香四溢。
大殿中央,皇上亲自主持,带着各宫妃嫔莅临,整个场面显得格外隆重。
宴席上,随着酒过三巡,欢笑声此起彼伏。
耳边传来几个年轻人的窃窃私语:“你听说了吗?皇上不久前遣送了一批宫妃出宫呢,每人还赏赐了不少珠宝。”
我在人群中,安静地坐在一旁,注视着这一切。
正当我转头时,我一眼看到了在人群中的父母。
他们显然被特别邀请来参与这次宴会,脸上既有骄傲也带着些许紧张。
接着,论功行赏开始了。
皇上高坐龙椅,身旁的公公宣读战事大捷后,逐一封赏功臣。
我站在将军身后,不显山不露水,但将军特意走上前一步,郑重其事地向皇上举荐我:“陛下,此次边疆获胜,离不开这位小将的功劳。他不仅武艺高强,更是谋略过人,助我屡次扭转战局。”
满殿安静了片刻,随即掌声雷动。
皇上微微颔首,目光落在我身上,片刻后,公公宣旨:“封你为‘宁安将军’,表彰你在战场上的功勋。”
我向皇上行礼谢恩。
宴席上的文武百官纷纷起身恭贺我,周围的气氛一下子热闹起来,祝贺声不绝于耳,杯盏碰撞声此起彼伏。
正当我松了一口气时,突然有人大声提议道:“陛下,这宁安将军如今功勋卓著,年纪也合适,不如赐一门婚事,也算是再嘉奖一番!”
这句话犹如一道惊雷,打破了我的平静。
众人的目光齐刷刷落在我身上。
我心中一紧,立刻找了个理由推辞:“多谢陛下厚爱,但臣一心向武,还请陛下容臣继续为国效力。”
可周围的人显然不愿轻易放过这一话题,另有人立刻附和:“小将军虽功成名就,但婚姻大事也应早作打算,这也是为了将军家中后代考虑。”
我心头升起一丝不安,感觉这些话背后似乎带着不怀好意。
父亲母亲在一旁,脸上也闪过一抹紧张,显然他们察觉到了这次提议的不寻常。
就在这时,将军的副将缓缓开口,声音带着一丝冷意:“小将军难道是满朝文武的女儿都看不上吗?”
他一边说,一边眼神冷冷地注视着我,带着探究和报复的意味。
我心中一沉,顿时明白他在给我挖坑。
他是想借此机会逼我就范,若我为了自保而答应这门婚事,极有可能牵扯到无辜的姑娘,毁了她的终身。
我绝不能因为自己的处境去伤害另一个无辜的人。
我深吸了一口气,打算上前向皇帝下跪请罪,坦白说明我的身份。
然而还未等我跪下,皇帝忽然出声了:“宁安将军,随朕去御书房。”
他语气平静,听不出任何情绪。
大殿里的气氛顿时变得凝重起来,父母的脸色骤然苍白,周围的文武百官也隐隐流露出担心的神情。
版本过低,不支持完整内容,请升级版本